7月24日,广西大学资源环境与材料学院“新材料实验室”里,“出类‘靶’萃”科研团队的师生们正在一次又一次测试他们创新的“三法合一”技术,看着纯度一点一点提升,团队成员紧绷的心慢慢被欣喜充盈。
连日来,广西大学各个科研团队的师生们紧密围绕当前市场需求和技术前沿,在新材料、提纯工艺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致力于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师生们充分利用暑假时间,扎根实验室深入开展各项科学研究,深入企业一线开展实地调研,详细了解企业技术需求、生产流程和市场现状,收集了大量宝贵一手资料,为后续产品优化和产业化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推动科研成果转化。
“精益求‘晶’”团队成员正在开展实验
“出类‘靶’萃”团队在超高纯金属钪靶材制备上狠下苦功,致力于突破超高纯的“卡脖子”技术难题;“精益求‘晶’”团队则运用高真空磁控溅射技术和氧化铝钝化技术,结合全过程低温工艺,研究制备出了高性能超薄IGO薄膜晶体管;“‘铟’击长空”团队则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联合三大核心技术,致力于制备8N级高纯铟,以满足高端市场的需求。此外,师生科研团队还积极参与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并在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充分展示了广西大学师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
“‘铟’击长空”团队正在制备8N级高纯铟
“我们科研团队在实践过程中,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暑假的辛勤努力,我们不仅在新材料的研发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还深入了解了市场需求,为未来的科研成果转化打下了坚实基础。我们将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努力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科研团队学生负责人裴皓楠对未来信心满满。
据悉,该校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科研团队在双层有机光伏电池方面,化学化工学院探针与化学生物学团队在小分子探针可视化监测神经递质分子“5-羟色胺”研究方面也取得突破性进展。两项成果分别发表在能源领域顶级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上,广西大学均为论文唯一通讯单位。
原文链接:https://apph5.cloudgx.cn/article/sync1816111269053718528